《给年轻科学家的信》:在投身科学的道路上,你需要这样一本科学家生涯指南:当你对科学训练的艰难枯燥心生惧意,它会告诉你探究的热情比埋头苦读更重要。当你在五花八门的理科专业面前变成选择困难户,它会反常地建议你避开人群和炮火,朝着冷门的方向前进。如果你担心科学专业的思维太狭窄,它骄傲地宣布:人文学科,道德,艺术创作都源自科学观念。假如你数学成绩不足,也不必担心,它会说只有少数学科才需要高超的数学能力。哪怕你对“科学是什么”都一窍不通,它也能用身边的例子解释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。这都来自美国生物学巨星爱德华·威尔逊的真诚建议。在20封书信中,他完整地呈现了对科学观念的洞见,超过半个世纪的科学家生涯中的心得与反思。无论你是从上一秒才立志进入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生,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一代研究者,他都可以成为科学生涯这段“圣杯之旅”上的引路人,让你看看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挑战与荣耀在等待。
《创世记:从细胞到文明,社会的深层起源》:我们从哪里来?我们要到哪里去?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几千年来,宗教和政治教条都未能彻底解答这些关于我们自身的根本问题。本书是社会生物学的开创者、当代伟大的科普作家爱德华·威尔逊新作,以演化生物学的视角向我们揭示社会和文明的深层起源。真实的“创世记”不是上帝用六天完成,而是通过演化史的六次大转变实现。本书综合古生物学、动物行为学、人类学、考古学等多学科新成果,演绎了这一伟大的演化过程,对生物学和社会科学都能带来全新的启发。自达尔文以来,生物学界一直相信以个体为单位的自然选择主导了演化的剧本,自利的生物个体时时都在相互竞争。然而,在生物中为何会出现众多的合作乃至自我牺牲的行为?这个问题自达尔文时代就困扰着生物学家。威尔逊指出,是利他行为促成了演化史上的重大转变,使生命从原核生物逐渐演化成今天纷繁复杂的形态。在38亿年的演化史中,群体选择与个体选择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,真社会性并不来自“自私的基因”理论中的亲缘选择,群体选择产生的利他主义才是塑造真社会性的关键。在群体选择的基础上,人类逐渐演化出复杂的社会和灿烂的文化。
《知识大融通: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》:“当代达尔文”“知识的巨人”“社会生物学之父”爱德华·威尔逊颠覆常识、打破认知壁垒、超越时代思维的巨著!他生动推演人类知识谱系的进化历程,展现融通为各学科带来的革命性突破,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未来知识蓝图。继承牛顿、爱因斯坦和理查德·费曼以来的开创性道路,威尔逊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非凡旅程,以寻求所有人类知识的融通。这是一场浩大的知识历险。从大脑中的化学反应,到文化的基因基础,从颜色语言受到的遗传学限制,到《洛丽塔》中蕴含的生物学原则……威尔逊轻松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鸿沟,自如穿梭于物理学、人类学、心理学、哲学、宗教、伦理与艺术等各领域间。这位科学大师用清晰、雄辩的文字,将人类知识的新进展巧妙地编织到了一起,完成了这部博大精深又妙趣横生的著作。站在“巨人”的肩膀上,我们才能登上知识的巅峰,将今日破碎的知识风景尽收眼底。读过此书,我们将以全新的方式理解知识。融通,关乎人类历史,更关乎人类未来。今天的文化积累已让人类拥有可以改变自身生物本性的力量,以科学探究人性奥秘的新时代已到来。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,人性与文化、自我与社会都将被重新定义。威尔逊以无与伦比的雄心壮志提出融通计划,坚信它将赋予未来人类一种分析和预测的强大力量,让我们有能力应对即将到来的巨变。这是一部我们时代里程碑式的著作,融通的构想也必将成为人类认识自身与世界的一个新起点。威尔逊对未来世代知识图景的大胆想象,凝聚了他毕生对人类、知识和社会进化的深刻思考,具有独创性和启发性。每一位善于思考、关心未来的读者都应该认真聆听。
《大自然的猎人》:爱德华·威尔逊(Edward O. Wilson)1929年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,成长于当地小镇莫比尔。他在一次钓鱼的事故中失去了右眼的视力,但健全的左眼更让他专注于细小事物。1947年进入阿拉巴马大学生物学系,专攻昆虫学。后转入哈佛,探访西太平洋群岛等地,掌握完整的蚂蚁生态分布图谱。他以杰出的科学成就,引发了20世纪生物学的数次革命:他与麦克阿瑟共同提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,奠定现代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;创建“社会生物学”这一新学科,让美国生物学界和普通大众为之震动;“生物多样性”概念由他倡导,成为影响全球的理念。威尔逊退休后致力于人文科学写作,从科学中寻找哲学写作的养料。《自然》杂志评价他“既是世界的科学家,也是伟大的写作者”,他的《蚂蚁》和《论人性》曾两度获普利策奖。
《生命的未来》:“伊甸园由人进驻后,就变成了一座屠宰场。”博物学家爱德华·威尔逊,将用真挚动人的文笔,讲述悄无声息在全球各角落上演的物种灭绝故事,生命的多样性虽然富丽却骤然陨落,而我们人类正径直奔向一个孤独的时代。美国南部海岸平原,象牙喙啄木鸟日渐凋零,归于静寂无声;哥斯达黎加的金蟾蜍,原是两栖类动物界的传奇,如今已消失了生存的踪迹;天性害羞、最难繁育的苏门答腊犀牛,不知不觉在骤然衰减……甚至,许多珍稀动植物距离灭绝仅需100个心跳。种种令人难过的细节,各式各样的物种消灭模式,无不说明正是人类的贪欲、无知与不经意,迫使着全球生物踏上最后的毁灭之路。被灭绝的本是可被拯救的,威尔逊对生命的未来并未绝望。他坚信人类对自然的生命之爱,列举大量政府、民间组织与科技通力合作的成功案例,勾勒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。他以对生命的真挚热爱与敬意,完成这部面向大众的科普名作,出版后赢得公众与学术界的一片赞誉,《自然》(NATURE)杂志更是辟专栏倾情推荐,国际影响深远。
《缤纷的生命》:《缤纷的生命》,仿佛经历一场生命的大冒险。威尔逊带领我们从洪荒一路走来,攀上热带雨林的浓密树冠,潜入神秘深邃的海底世界,看蚂蚁、蝴蝶、飞鸟、浮游生物等纷纷登场,上演一部辉煌伟大、异彩纷呈的地球生命演进史诗。从基因到物种再到生态系统,威尔逊以生物学家的博学多识、孩童般对自然之美的热情追逐,以及优美典雅的文字,勾勒出地球生命变迁的脉络,细致描绘了地球生命图景中教人屏息的绚丽景观。地球上的物种古老、独特而珍贵,每一个都是千百万年进化的杰作。地球生命既坚强又脆弱,历经五次大灭绝,从绝境中新生、繁衍、变异,才成就了自然界的丰富瑰丽。如今,它们却在人类的手中迅速凋零。威尔逊提醒我们,生物的多样性是维系世界之钥,更是驱动着生物进化的活力。人类应当回归为自然的一份子,珍视生命多样性这个宝藏。这是一部只有博物学家才能写就的精彩之作。翻开这本书,它将以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真诚,撼动你的心灵。
作者简介:
爱德华·威尔逊(Edward O.Wilson),美国演化生物学巨擘,“社会生物学”理论之父,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倡导者。1947年他进入亚拉巴马大学生物学系,开启蚁类研究之旅,后转入哈佛大学,年仅32岁便获终身教职。他以杰出科学成就带来20世纪生物学的数次革命,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出发,主张动物的思考与活动深受其生物条件制约,人类的社会学行为也可用进化论来分析,从而引发20世纪科学界的震动。
他也努力推进地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,呼吁政府和媒体向物种分类投入更多关注,在他的倡议下,收纳全球物种资料的在线百科全书得以建立。退休以后,他致力于科学人文写作,将毕生的研究成果和科学事业心得汇入其作品和演讲中,鼓励一代年轻科学家投身生物学领域。《自然》杂志评论他“既是世界级的科学家,也是伟大的写作者。
译者:王惟芬,台湾大学动物学博士,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科技医疗史硕士,曾任职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与生物多样性中心、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,译有《挑战海洋尽头》《普鲁斯特与乌贼》《左手、右手:探讨不对的起源》《蝴蝶、斑马与胚胎》《抗生素的迷思》《神与史蒂芬霍金:究竟是谁的设计》等十余种书籍。另外他还参与环境资讯电子报、台湾生物多样性资讯网与世界百大入侵物种资料库的编译工作。